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2019-2020 中央山脈大縱走】子心裝備篇



最初是在大三參加登山隊的,作為閒錢不多的學生,能借的就借、能代用的就用,真的必須購買的也主要以價錢考量。一開始上山穿的是排汗衫、跑步貼腿褲、朋友贈送的NorthFace小短褲、登山友最便宜的羊毛襪、以及向山隊借來的雨鞋。當時學校隊不開太困難、長天數的路線,寒假都回家過年了,所以只買了一件Lafuma 3-layer外套(附贈中層刷毛外套)Kappa防潑水內刷毛長褲保暖、三和牌機車雨衣擋大雨,基本就撐過了一兩年吧!

一直以來就沒有什麼大問題,因此也不覺得需要添購什麼,直到實習後有些薪水,才買了deuter大背包(便宜耐用且可當旅遊行李箱)Zamberland登山鞋(為了雪訓需要硬底且可加冰爪)OR綁腿(唯一被朋友燒到XD 超修飾腿部線條且trekkin團購等於台灣半價)

夏天:隨便的短袖排汗、lagging和短褲

冬天:隨便的長袖排汗、lagging和短褲
(lagging超容易勾破,縫起來繼續穿😅)
休息時就多加一件lafuma 3-layer
冬天再更冷就加一件Kappa內刷毛(到膝蓋)的防潑水長褲
這件也是我的備用衣物,備用保暖兩用
後面的泊瑜和子豪都早早更新了全套裝備,就我還在穿三和牌雨衣

在今年初步有大縱走構想後,也知道必須要買些裝備了,但說實話也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畢竟當朋友們在討論衣服裝備性能時我總是沒有參與其中XD 感謝這次由小狐狸、Rockland和百岳贊助、出借了不少裝備,讓我從門外漢直接躍升到看起來是個「有在爬山的人」,同時也幫我上了一堂紮紮實實的性能課程。

要說之前穿那樣也過得去,真的是因為沒有穿過好東西,沒比較沒傷害,就像幾十年前那樣的裝備也能爬山也能登上聖母峰是一樣的意思,天氣好當然沒大問題、天氣不好就不舒服一些而已。可是如果有好裝備,走起來能更舒服些更安全些、休息時更開心一些、拍照時更美一些,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現在仍很介意的價錢問題,當然依舊是權衡的最佳考量要點,但畢竟每個人薪水不同、爬山頻率不同、機會成本不同,同時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牌可以考量,因此沒有要推坑,下面僅介紹最最最初階裝備及此次裝備的差異以及42天實際使用的感受提供大家參考關於裝備專業知識部分就不多詳述,畢竟現在我還是沒有很懂,就附上官網連結給有興趣的山友們參考至於越來越多人重視的輕量化,推薦LighterPack使用,可以記錄每種類別、每件物品的重量,利於一一檢視,附上我的背包內容物給大家參考,點我

畢竟我們之後都不走這行(?),而且誇大裝備好處這種會影響人身安全的事情實在有失公允,所以請大家不用擔心業配問題囉!

衣著類

內層

Before夏─短袖排汗衫(路跑贈送)、冬─Mountaineer內短刷毛高領排汗衫
AfterFjällräven Singi Henley 亨利領羊毛排汗衣 W
42天僅在D8大禹嶺(沐浴乳)、D26嘆息灣(清水)洗過一次,完.全.不.會.臭!!(泊瑜只洗大禹嶺一次也沒味道!)
雖然這聽起來很荒謬但是是真的!雖然應該不會有人願意花上42天實測我們是不是說謊但是這是實話!XD 行走時流汗一定會有潮味,但是乾了之後不會有臭味(本以為有臭味,但脫下來洗的時候發現是運動內衣臭了XD),僅僅出汗背後會有白色汗水邊界線條,乾了之後會稍微硬硬的,但是味道方面完全不用擔心!
舒適度部分,天氣好有太陽時行走會太熱、停下來剛好,天氣不好但沒風時單穿行走剛剛好。
之前那件排汗衫在6天路線(關門古道下七彩湖)的最後一天就發臭了,且在脫掉外套那一刻就會有溫差,而這件小狐狸的脫掉之後還會有保暖效果,是慢慢隨環境溫度降溫的。若爬山頻率高,這兩者的價差完全值得入手!(但我也沒穿過他牌羊毛衣😅)
小提醒:單穿走起來很舒服,但是會被乾箭竹、有刺植物勾出小洞喔!

天氣好有太陽時穿一件剛剛好

中層

Keb Fleece Hoodie 彈性刷毛夾克 W
修身好看,山下平時也可以穿
在山下也可以穿,質地柔軟舒服,顏色美設計美,但戴上帽子時有點像土匪XD 稍嫌重,且保暖效果沒有很好,有穿跟沒穿沒有差太多。

戴帽子拉緊有點像土匪,但剪裁線條和顏色都很美

外層/風雨衣/衝鋒衣

Tierra Roc Blanc Gen.3 Gore-Tex ® 防水外套 W
防水防風又透氣、修身好看
第一次穿Gore Tex的衣服實在太美好了(之前是三和牌雨衣啊XD) 平常風大時穿了防風保溫但又不會悶熱,腋下有兩大條拉鍊可拉開透氣;下小雨/過濕箭竹時可以走得很安心就跟平常一樣;雨大時其實也差不多,但是雨水會慢慢慢慢從袖口滲進去,雖然外套本身袖口有魔鬼氈可使用,但一方面魔鬼氈會沾黏到箭竹松蘿等植物降低黏性,一方面過地形手腕彎曲本來就容易進水(和路線有關),所以也沒辦法~
另外這次穿的是Gen.3(Gore-Tex Pro),和泊瑜的Gore-Tex比起來稍微重了一些但更加耐磨。我們兩個走完42天之後外套都完好無缺,我掉下五米落差時衣服也沒有破損,只有雨褲勾破了兩個洞,衣服真的耐磨性很夠但希望不要有人再墜落了😅

Gen.2 材質較軟且輕(左);Gen.3較硬且耐磨(右)。顏色都很亮眼不俗

淋雨中
無大背腰帶的雨衣照,是有腰身線條的


雨褲

Tierra Back Up Gen.3 Gore-Tex® 防水長褲 W
兩側有雙向開到大腿的拉鍊方便穿脫穿起來有腿部線條
最大的好處就是開口很大,硬底鞋完全不卡可以直接穿脫。布料柔軟穿起來舒服,雨天行進會覺得熱但不悶,脫下來時發現裡面的長褲仍乾爽硬挺真的很令人感動💗 但建議慎選路線,如果像我們一樣走爛地形、探乾、穿箭竹等,還是穿便宜耐用的吧,畢竟不可避免的一定會戳破,心很疼😭
小提醒1:下雨時要把內層中能衣服紮在雨褲裡面,才不會抬腿的時候衣服下襬濕透,會漸漸往上吸水的@@
小提醒2:可穿在綁腿內或綁腿外,穿在綁腿內比較不會磨破、穿在綁腿外比較不會從綁腿上緣慢慢滲水滲到鞋子口(下極大雨、走幾個小時之後才會有這個問題),但其實下大雨走一整天的話GoreTex登山鞋也會進水,所以防不慎防,看是要多少防護一點還是就let it go了XD

登山褲

Fjällräven Nikka Trousers G1000彈性長褲 W
多片功能布料縫合、修身好看
這件穿了41天,基本上沒什麼味道(內褲味道比較大😅);膝蓋及小腿是耐磨布料、膝蓋後側延伸到大腿是彈性布料(走起來舒服不卡)、屁股及大腿內側部分耐磨微防水(坐下休息和跨倒木),晚上上廁所會凍僵但是走路時剛剛好不會悶熱,整段走下來只有被乾箭竹杆戳破了一個小洞,算是相當耐磨。

小狐狸長褲超修飾線條,山下穿也很適合

Tierra Lite Track Convertible 彈性款殼褲 W
只有最後一天穿著,以台灣冬天左右來說有點熱,但怕冷的可以選擇這個,而且這件可以拆分成短褲,夏天爬山也可以穿。另外,因為大腿部分是彈性布料,睡覺時比較舒服;膝蓋小腿以下是耐磨布料也不用擔心行走時勾破。唯一缺點是稍微有點重。

Tierra軟殼褲的修飾線條也很讚

Tierra軟殼褲可拆成短褲散熱


保暖羽絨

Nanga SUPER LIGHT DOWN JACKET 超輕量羽絨外套
暖和、輕巧、好收納
很暖,選有帽子的會更好,脖子以上更舒服!(但須考量帳篷高度,帽子可能會因頭頂碰觸到反潮的頂部而濕掉)
收納袋就縫在外套內側一體的,不用擔心不見;收納起來空間很小且輕。唯一缺點的是外層太薄了(為了輕量),只有在營地穿還是不小心劃破了幾個口,好心疼QQ

非常蓬鬆保暖,高度到脖子,需要另外戴毛帽保暖(或也有有帽子的款式)
正面,胸前有一口袋


配件類

手套

Outdoor Research Vigor Midweight Sensor Gloves 觸控保暖手套
穿戴舒服且戴起來手很可愛,但完全不防水、保暖性能沒有很好,必須自身會產熱才有用。即使天氣好也不建議行走時使用,因為抓握植物等都會使手套起毛球,光南二段用登山杖都起毛球了😅 還是建議購買防水手套。
另外,走爛地形時推薦戴Cosco Well Lamont工作手套,可觸控螢幕,手掌部位有塗層故可以安心抓握,唯一缺點是會發臭。
案例:12月初寒流雪山玉山降雪,能高安東軍只下雨,前兩天雨下太大迫降沒走,第三天必須前進了。淋雨吹風從內層中層毛襪鞋子全都濕了,整隻手凍僵腫成香腸、連手掌都腫,完全無法抓握施力,到了營地搭好帳篷立刻鑽進睡袋戴上手套完全沒有用啊(因為手是冰的且不會產熱了),還是要捧著湯碗或吸取大腿內側的熱能才行😭 建議戴個防水手套上山吧!

毛襪

ENFORMA T4-1085 TREKKING 中筒羊毛登山健行厚襪 灰/
之前穿的是登山友300元最便宜的毛襪,穿了3-4天之後就會因為汗水而腳跟乾硬,臭味就不用說了。而這雙大概兩周左右才會開始有味道(偶爾到營地會拿出來曬太陽),但如果下雨就會臭得比較快XD 毛襪很厚、穿起來很暖和、走起來流汗會濕但不會悶熱,洗了曬太陽大概4小時就乾了,適合休息天時清洗一下。

頭燈

Milestone MS-G2 USB充電頭燈
重量輕體積小,但電容積小,很容易用完,尤其若天氣不好又摸黑需要使用最亮的8顆時應該撐不到1小時。且最重要的是:沒電了要充電時,接上行動電源就沒辦法戴在頭上使用了😭不推薦!
案例:上中央尖那天摸早黑,想說開大燈比較清楚不會走錯路,結果才到了要拉繩高繞的地方我的頭燈就沒電了!完全看不到眼前的岩壁,也沒辦法拿手機照,只能請泊瑜在下面幫我抬頭照,但還是很難看清楚腳點。後來換他走前面,想趕緊跟上他才能借光,但是看不清楚又很難走快......後來連他的頭燈(同款)也沒電了,好險天也差不多亮了,不然真的很麻煩又危險。還是電池頭燈方便。

裝備

登山鞋

Hanwag Tatra II Wide Lady GTX 寬楦高筒防水健行鞋 / 
不用訓鞋,中底舒服
從開始要改穿登山鞋時,就聽前輩和朋友說一定要提早穿個1~2次,讓鞋子適應,而之前穿的Zamberland硬底鞋就是如此,甚至如果太久沒穿,下次上山一樣會咬腳跟,之前時隔半年走了6天的關門古道下七彩湖,腳跟磨破流血弄出一個洞,幸好6天就下山了😓。且因Zamberland那雙沒有中底,走上半天腳底就會很有感覺,也不一定爬山,連出去旅行走半天也是,而這雙因為有中底所以舒服很多。
鞋緣部分軟墊有加厚,包覆起來很舒服,但在側邊需要活動處也有稍微凹陷,不妨礙行走。鞋帶部分有多種綁法,可以視情況做最佳調整,詳情請到門市問店員,他們會給你專業教學~
唯一缺點是布料的紅色會沾染襪子,洗不掉。

大背包

Mystery Ranch Glacier 70
第一次使用deuter以外的大背包,還是需要適應一下。相較deuter整個背負系統很硬且背部和腰帶都很厚實,這顆神秘農場就薄了許多,在維持背負能力的同時也更加的透氣舒服。背長可以依據個人情況自行調整,腰帶有size可以選擇,建議選小一點的,走42天會瘦💗 背部的板子可以和頂袋搭配變成攻頂小背包,門市人員會教學,這次我們有帶Sea to Summit Ultra-Sil 輕量日用背包,因此沒有使用到神農的。
神秘農場包主打的就是負重也可以很輕鬆,因此走輕量化路線的可能就要考慮別的牌子,Glacier 70單顆就2.7kg了!另外一個小缺點是,背部和腰帶的透氣小孔會卡箭竹葉子,清洗起來有些不便利(用鑷子夾了很~~久),但如果走的是傳統路線就不需要擔心了!

睡眠系統

睡袋

Nanga UDD 450 防水羽絨睡袋(S size)
Nanga這款睡袋有分大小,可依據個人身高選擇,除了輕量化,暖和的速度也差很多。外層篇薄,因此弄濕或反潮時,曬一下很快就又澎起來了。
配件的收納套不防水且薄,建議另外購買壓縮袋使用。

睡墊

100mountain 舒適型單人輕量充氣睡墊 黑 186 x 65 x 6 cm
之前使用藍黃彈殼睡墊,聽說那是仿的,沒有那層專利的銀色塗料所以睡起來會冷。這次第一次使用充氣睡墊,坐著一定會凹陷(原罪),躺下來還不錯,惟偶爾天氣極冷時,因為屁股還是比較重,所以壓下去比較靠近地面,睡覺時還是會冷,需要墊個中層在屁股下方。
充氣睡墊收納體積小,但是重量重且吹氣吹得很累,洩氣也很麻煩,需要按著口慢慢擠壓完畢;而泊瑜使用的Sea To Summit Ultralight Insulated 超輕量系列睡墊有分大小孔,一開就洩光且充氣也很快,重量又輕。

帳篷

Hilleberg 黃標 Anjan 2 GT 安哲 輕量二人帳篷 紅 2.1 kg
眾所皆知的「帳篷之王」!有前庭非常重要,不用出去冷冷地吹風煮飯,登山鞋、大背包和裝備都不會淋濕,天氣好時還可以散落不收拾XD 建議兩個人帶三人帳,我們兩人鋪完睡墊之後旁邊僅僅不到5公分的距離可以放東西,當然帳篷不是硬的一定可以推出去一點,但是下雨時那邊就會突出於外帳之外而更容易滲水,兩人帳三人帳差300g吧,我覺得很值得!
這次帶的是舊款,前庭的帳布離地還有5公分左右的空隙(夏天透氣),拉上內帳的拉鍊後也很溫暖,而最近出的新款則更加貼地避風,且算半自動搭帳,更適合一個人爬山露營使用。

紮在中央尖溪溪床

炊具

爐頭

MSR 06900 Reactor Cookware 系統爐專用鍋具 1.0L
MSR爐頭煮水超快,省時間省瓦斯。我們都是用MSR把水煮滾後,先泡乾燥飯,再煮一鍋倒入一般鍋子煮湯,從飯→湯→甜湯一整套吃下來再加清洗鍋子不用1個小時。



以上為不專業的42天裝備使用心得分享,因為自己使用過的裝備不多且心得都是主觀的,就請大家參考看看就好!

要看專業分析版本請見泊瑜→
大縱走帶什麼?「衣著裝備篇」 Part 1大縱走帶什麼? 「背包、營地用品篇」 Part2

張貼留言

留言在這裡!

Whatsapp Button works on Mobile Device only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